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524
编号:13634600
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78例临床分析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5年8月2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524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:探讨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。方法: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,将148例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(78例)和对照组(70例),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,研究组行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,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、治疗效果、术后并发症等。结果: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、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研究组的手术时间、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,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;研究组手术前后的胆总管内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对照组术后的胆总管内径明显增加,且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;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,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: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能较好地保留胆囊生理功能,防止胆囊切除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,同时还具有损伤小、术后恢复快、安全性好的优点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微创保胆; 腹腔镜胆道镜; 结石

    中图分类号 R575.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-6805(2015)24-0112-02

    doi:10.14033/j.cnki.cfmr.2015.24.062

    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的肝胆疾病。长期以来,胆囊结石治疗都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“金标准”,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,胆囊切除后会给患者造成较多的远期影响[1]。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问世,则较好地避免了因胆囊切除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,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了广大医生及患者的重视[2]。笔者所在医院自应用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以来,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,现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3年12月-2014年12月收治的14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。纳入标准:胆囊收缩功能良好;术前近3个月内未出现胆囊炎急性发作;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,结石数目1~2个,直径小于2 cm,且无胆总管结石;无上腹手术史;肝功能正常;无外科手术禁忌证。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,将14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(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)和对照组(腹腔镜胆囊切除术)。研究组78例,男35例,女43例,年龄23~80岁,平均(49.5±1.2)岁,病程1~12年,平均(4.3±0.9)年,单发结石39例,多发结石39例;对照组70例,男30例,女40例,年龄24~79岁,平均(50.6±1.6)岁,病程1~11年,平均(3.9±1.1)年,单发结石41例,多发结石29例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1.2 方法

    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由同一组医生实施手术。

    1.2.1 对照组 手术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,采用三孔法,应用气腹针穿刺腹部后创造气腹,压力控制在10~12 mm Hg,做操作孔后置入腹腔镜,探查胆囊三角区、胆囊,查看胆总管解剖结构,明确胆囊有无粘连、炎症等。游离胆囊管、胆囊动脉,上钛夹后切断,剥离、切除胆囊,处理胆囊床。查无活动性出血和胆漏后,关闭切口。

    1.2.2 研究组 腹腔镜进腹后,对腹腔进行常规探查,注意观察胆囊及其周围粘连情况。对于胆囊壶腹部粘连明显或胆囊炎症严重、水肿明显、张力较高患者,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;对于胆囊内张力不高,囊壁呈淡红色者,行保胆手术。实施保胆手术时,需将胆囊底部剪开,经右上腹操作孔置入胆道镜,用于取石。在置入胆道镜后,注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,并将胆汁吸出,注意查看胆囊结石、黏膜情况。使用Olympus取石网篮将胆囊内结石取出,取出结石后,要注意观察是否有结石残留,胆囊开口胆汁引流是否通畅。在明确无结石残留,胆汁引流通畅后,使用可吸收线对胆囊切口缝合,明确缝合严密、无胆漏。注意观察腹腔内有无积血、胆汁等,若有积血、胆汁,要将其冲洗干净或吸净。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

    观察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,包括手术时间、术中出血量、住院时间、住院费用。使用超声诊断仪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胆总管宽度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泻、腹痛并发症发生率。

    1.4 统计学处理

    采用SPSS 19.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计量资料用均数±标准差( x±s)表示,比较采用t检验;计数资料以率(%)表示,比较采用字2检验。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

    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、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研究组的手术时间、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,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详见表1。

    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比较

    组别手术时间(min)术中出血量(ml)住院费用

    (元)住院时间

    (d)

    研究组(n=78) 53.2±8.2*50.5±20.35687.8±1201.9 4.3±1.2*

    对照组(n=70)66.9±9.458.7±25.45846.9±1438.76.4±1.8

    *与对照组比较,P<0.05

    2.2 两组患者的胆总管内径比较

    两组患者术前的胆总管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研究组手术前后的胆总管内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;术后,对照组患者的胆总管内径明显增加,且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,详见表2。

    表2 两组患者的胆总管内径变化比较 mm

    组别术前胆总管内径术后胆总管内径

    研究组(n=78)5.3±0.95.1±0.3*, http://www.100md.com(龚福祥 张迪平)
1 2下一页